《外婆的家》讲述了城里长大的小外孙到乡下的外婆家住,从开始瞧不起又穷又哑的外婆,到逐渐与外婆产生浓厚感情的亲情故事。
该片仅88分钟,故事简单,不太多的对白,却令人感动。其实,观众亦预知男孩最后必然被外婆感化,但导演拍得毫不煽情,亦不大放催泪弹,反而拍出真实的细节感,如做家乡鸡、等巴士、剪头发、穿针线等朴素的情节,让新时代的都市人看到刻苦的纯朴、真情,实在令不少观众感动。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坐完火车,又坐汽车,再走弯弯的山路,妈妈(童孝熙饰)领着7岁的相宇(俞承豪饰)去外婆(金艺芬饰)家。作为单身母亲的她为了方便找工作暂时把相宇留在那里。
相宇的外婆不能说话,也不识字,而一直生活在可乐、电子游戏和溜冰鞋世界里的相宇,刚开始无法适应连游戏机、电池都没有得卖的农村生活,他开始表现自己的不满,为了买电池,相宇偷走外婆的银头簪拿去卖;相宇还不顾在一旁缝袜子的外婆,在地板上玩起了溜冰。
有一天,想吃炸鸡的相宇通过各种手势,终于成功向外婆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而外婆只理解到鸡肉,做出来的是泡在水里的炖鸡,相宇很生气,推翻了饭碗。面对这一切外婆唯一的表示就是不停用手势表示对不起,因为连买电子游戏机电池的钱都给不起,因为不能满足相宇想吃炸鸡的要求而对不起。
住在汉城的外孙被妈妈送回乡下给外婆照顾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妈妈给他准备的吃的玩的东西都很全,刚开始他对外婆很抵触,不吃外婆家的东西,嘲笑外婆是哑巴,他外婆很老了,腰已经弯成九十度了。
外婆把她保存很久的她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给外孙吃,但是他不吃,她认为好吃的东西也是舍不得吃,留下来给吃,尽管有些由于放得很久过保质期了。
外婆在缝衣服,他在玩游戏机,外婆眼睛不行了,线穿不到针孔里,让他穿,他很不耐烦地放下游戏机穿线。片尾他要离开外婆时他已经很懂事了,他把所有的针都穿上尽可能长的线。
他的游戏机没有电了,他要钱买电池,但是外婆没有钱,他就回家翻箱倒柜地找钱,但没有找到,他就趁他外婆睡着时把外婆扎头发的簪子拔下拿去换电池,他走了好久找到了商店,但是人家没有给他电池,他也迷路了,好在碰到一个老人把他带回去了。回去后,他也知道做错事了,怕外婆打他,但是外婆并没有打他。
下雨了,外面晒着衣服,刚开始他只把自己的衣服收回来了,但是他想了想也把外婆的衣服收回来了,这时候他已经有些懂事了。雨一会儿就停了,他又把衣服晾回去,而且挂的顺序跟原来一样,估计他不想让外婆知道他收衣服了。
外婆问他想吃什么,他说不清,就拿出他带的书,指给外婆看,说他想吃肯德鸡,外婆就拿了些干菜出去,具体怎么买到鸡的不清楚,她回来的路上下雨了,老人艰难地走在山路上。回来后立即杀鸡给外孙做鸡吃,可是做出来的炖鸡,而不是外孙想吃的肯德鸡,外孙哭着睡了。后来饿了,就爬起来也不管是不是肯德鸡了,就大口吃起来。外婆由于淋了雨生病了,他给外婆盖上更厚的被子,给外婆的额头敷上凉毛巾,然后笨手笨脚地给外婆做饭吃。
下面讲的是他和外婆一起去市场卖南瓜,在等车时,其他人都夸外婆种的南瓜好,可见她有好人缘,这和我奶奶一样,我奶奶从来不与村里的人吵架,对所有人都很好,在村里口碑非常好。到市场时,他看见他之前认识的外婆家附近的小姑娘,她喜欢人家,觉得拿着一个破箩筐丢人,就把它丢给了外婆,追上人家姑娘,可惜人家不知在看什么呢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外婆在路边卖南瓜,他躲在附近看,就是不出来,估计觉得丢人,外婆在不断地招呼人家买,但是没有人停下买,至于最后怎么卖掉的不知道。然后就是外婆领着他去买鞋,老板说是最新的设计和款式,但是他并不喜欢。接着外婆领着他去吃饭,只要了一碗面,外婆没有要,只是坐在那里喝茶看着他吃。吃完饭付钱时有一个特写镜头,老板娘从外婆的手中不断地拿钱(美元与韩元的比例是1:1000),最后外婆手里只剩下几个硬币。上车回家时,司机说街对面的老人让她去看她,她的膝盖受伤了——司机应该与外婆很熟,外婆就问外孙想吃什么,他指着车上一个正在吃巧克力饼的小孩说想吃那个,外婆走过去捡起地上扔的巧克力饼包装袋走了。外婆去看朋友,朋友是开商店的,她把巧克力饼的包装袋给人家,伸出两个手指头,意思是卖两个,但是朋友给她装了好多,没有要她的钱,朋友说了一句“死前再见一面”,我很伤心,不敢想这个字。
等车时他碰到了那个小姑娘和另外一个男孩子,人家聊得很开心,就不理他,他黯然神伤地坐在旁边,他对外婆说要和他们一起走,让外婆自己走。他下车后等了好久也没有见外婆回来,他累了就回家了,外婆给他的巧克力饼他吃得就剩一块儿了,他放在兜里说明天吃,外婆还是没有回来,他去车站找外婆,这时正好有一辆车过来,他欣喜地以为外婆坐这辆车回来了,但是车开走也没有见外婆下来,车走后才蓦然看见外婆拄着拐杖走回来了,他赶紧跑上前去替外婆提着东西,这时他更加懂事了,我估计外婆是没有钱坐车了才走回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悄悄地从口袋里拿出准备明天吃的巧克力饼放到他提的袋子里。
下面讲的就是他和人争风吃醋了。有一次他骗他的情敌说后面有头疯牛追他呢,那个男孩子当时背着柴火就跑起来了,结果摔倒了,但是并没有牛追上来。人家截住他,他吓得缩住脖子,以为人家要打他呢,但是人家并没有动手。他回家时碰到那个小女孩,她说找他玩,但是没有找到,他晚上睡觉时几次笑出声来。第二天他把自己所有的好东西都装上要找那个女孩子玩,但是他照镜子发现自己的头发不好看,要打摩丝,但是这里哪有那东西呀,后来他让外婆给他理头发,理的过程中他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头发理得非常难看,这下子没有办法见那姑娘了。这天他和外婆一起去看住在附近的一个老人,外婆把女儿给她的营养品给了那个老人家,她心里总是想着人家。第三天他用布把头包起来,穿着自己的破鞋,尽管不合脚,他觉得外婆给他买的新鞋土气,他拿上自己的好东西去了那个姑娘家,换回来的只是一个布娃娃,他的脚已经疼得受不了了,赶紧把鞋脱下来,当拖鞋穿。这次他正在路上走着呢,那个男孩子说后面有牛在追他,但他不详细,只管向前走,后来他觉得不对劲儿时已经晚了,牛追上来了,他赶紧跑,但已经来不及了,那个男孩子赶紧过来救他,让他先躲起来。
他母亲来信说要接他回去,他这时候已经舍不得外婆了,他教外婆写:“我病了”和“我想你”,但是外婆学不会,他就要外婆病了的时候给他去一封空信,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外婆也开始哭。他把外婆的所有针都穿上尽可能长的线。
然后离别的日子终究到了,妈妈来接他了,在等车时,妈妈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跟外婆讲,他没有吭声,车来后,他上去了,但是他又跑下来把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卡片送给外婆。车开后,他从座位上起来跑到车厢尾部,不停地向外婆挥手。外婆一个人孤独地走在山路上回家了。他给外婆来过几封信,说自己想念外婆、说自己病了。
《外婆的家》是李廷香执导2002年上映的韩国电影
这部电影上映后
在韩国连续四周夺得票房冠军
虽说影片里的人物都不是专业演员
但他们却为我们奉献了一场情感的盛宴
导演以朴实无华的剧情和手法
讲述了一段隔代亲情的故事
它似乎带领着我们
回到了外婆身边
回到了那个充满青草气息的童年时代
外婆轻轻摇着蒲扇
为你驱赶蚊虫和燥热
她眯着眼,慈爱的看着你
在她面前跳来跳去
在她面前,你可以不顾一切的闹小脾气
因为你知道只有她
才会无条件的包容你
所有你想吃的东西
她总会全力以赴的满足你
你想要的东西
她总会把她认为最好的留给你
那时你还小,总以为外婆可以就这样永远的宠着你
慢慢的你长大成人
在外面受了委屈你想起了家
或许也想起了她
有那么一瞬间
你突然泪如雨下
这世上会如此宠着你的人
可能已经没有了
也许我们都欠外婆
一句她最想听的话
外婆,我想你了
一、[转]《外婆的家》:无声的爱化解平凡
寝室里有个钟爱温情牌的小女人,我对温情的热爱相比之下逊色了不少。在《放牛班的春天》之后,似乎很少找到能够静静打动我的小温情了。韩国的电影我一向涉猎不多,讨厌矫情的韩国情情爱爱,节奏之拖沓,剧情之庸俗,居然还有那么多的痴男怨女为之疯狂。相比之下,金基德的电影在韩国真实一支独秀,但是,今天我要说的不是他的某部经典,而是李贞香的《外婆的家》。
一看片名大概就能够知道导演要向我们讲述什么样的故事,无外乎就是婆孙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历程,这一点上也确实没有脱离俗套。成功之处在于导演将这样一部注定带点小小悲伤的电影演绎得轻松自如,还穿插一些小笑料,让人在淡淡地笑声之后反思自己的亲情观。我的外婆最近就住在我家,我和她之间没有小男孩和外婆之间的陌生,也没有之后分离的依依不舍。我们之间的感情不咸不淡,只是在爷爷去世以后,在外婆身上明显地流露着对寂寞老年的担忧。她总是希望子女们都围绕着她,一切都以她为中心,当然,由于她的长辈身份,这些希望又不能表现得太抢眼,所以她总是生闷气,甚至不打声招呼就出去闲逛,只是想看看子女们的反应。她还是算成功了,至少老爸已经急得想打110了,不过不排除他有一种想看热闹的情绪在。
我的外婆永远无法像影片中的外婆一样,和孙子演绎出这样一出温情的戏码,因为她总是有一股优越感,将外婆的慈祥打败。片中的外婆和女儿没有很深厚的感情,女儿在汉城生活,外婆在宁静的小乡村过着只是属于她的生活。女儿把小孙子带到外婆家寄养两个月。汉城的大城市生活和小乡村的宁静格格不入,小男孩跑了很远居然都买不到电子游戏机的电池。他必须要开始适应没有现代必备品,没有妈妈的打骂声的生活。外婆是哑巴,不识字,在她无声的世界中,她总是默默地关爱她的小孙子,默默地承受不懂事的小孙子给与她的一切麻烦……
两人的生活渐渐走上了轨道,小孙子会在外婆缝补的时候,帮她穿针;会在下雨的时候,帮外婆收衣服;会陪伴外婆去市集卖菜,却在回来的时候为了和心仪的女孩一起,让外婆坐另一班车,看到外婆久久不回来的时候,他担心了,在车站等外婆回来,还把外婆买给他的巧克力派悄悄放进了外婆的包袱中。
小男孩让外婆给他剪头发,当外婆误解了他的意思,剪成了酷似宋承宪的发型时,他又生气了,但是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拿外婆出气了,他的气失去了之前的杀伤力。在一系列的小动作中,小男孩和外婆的感情走向了一种相互依赖的亲密。小男孩临走的时候,穿好了所有的针,还将自己的明信片留给了外婆,上面有他自己画的图画,表示着“想念”、“生病”,当外婆需要的时候就将对应的明信片寄个他。看着那些稚嫩的图画,上面凝聚了小男孩对外婆的爱。在他们相处的短短的时间里,外婆对小男孩无止境的包容,对自己的苛刻都深深地烙印在了小男孩的心中。
小男孩最终还是要离开,他是属于大城市的。虽然他不舍,虽然他为外婆做了所有他力所能及的事,然而,他还是离开了。片末,外婆佝偻着渐行渐远的背影,带着忧伤,带着无望,带着对小孙子永远的怀念……
李贞香用最善良的手法来表现了一部悲剧般牵动人心的影片,外婆的背影比朱自清的《背影》还来得要煽情,那样一个佝偻着衰老的背影……
二、[转]无声的爱,回归的心——韩国电影《外婆的家》
外婆,是个什么形象?
温暖的,慈祥的,干净的,伟大的?
韩国电影《外婆的家》,英文名似乎叫作《the way home》,通过主人公Sang-woo的眼睛,颠覆了这样一个形象,他第一次看到的自己的外婆,是一个佝偻着身体,很肮脏,满头白发,不能说话,甚至也听不太清的老太婆。
一直在城市里生活,伴随着电玩游戏,可口可乐,肯德基长大,坐了火车又转汽车来到贫穷山村的sang-woo讨厌自己的外婆,可是又无可奈何——因为单身的母亲需要找工作,只能临时把他托付给自己的外婆。
Sang-woo心中是很不痛快,挑三拣四,这不顺眼那不顺心,甚至用恶毒的语言辱骂外婆,也讨厌想玩他玩具的乡村邻居,捉弄一个被牛追的少年,他讨厌周围的一切,他自己一个人玩自己的。
外婆倒是事事逆来顺受,面对外孙的歧视与欺负,不但不生气,反而还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他,虽然不能说话,表情也相当木然,可是从她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就是外婆,像天下的外婆一样,非常疼爱自己的外孙,她不时地用手语对外孙说“对不起”。
剧情通过外婆外孙的相处,让观者对外孙的行为咬牙切齿,电影虽然夸大了小主人公的暴戾言行,但不可否认,自私自利,没有礼貌,不尊重别人,是如今许多少年的通病,这也让我们反省自身,自己不是也有过这些缺点么。
不过,人性的恶,也许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当sang-woo的电池用完了,可乐喝完了,从城市里带来的东西只剩下玩具的时候,他才真的意识到自己的环境已经变得恶劣。偷了外婆的簪子,走了很远的山路去找游戏机的电池,结果居然迷路,最后骑在牛背上被人送回家。在这个闭塞的环境里,小主人公的天性和善良,被不会说话的外婆一点点感染,也在不断的回归,最后留下悔恨和感激的泪。
外婆,不会说话,但并不妨碍她和人交流,周围的人对她都非常尊敬和友善,正因为她对周围的人也是如此。影片中外婆带着外孙去市场卖东西,顺便去看望过一个摔了腿的老朋友,为了给外孙多买点巧克力饼,让外孙先回家,最后自己却走路回家。
sang-woo在等待外婆回来的时候,开始明白些什么了。
当我看到外婆生病的时候,sang-woo着急的给外婆用水敷头降温,我感受到了童真;
当我看到sang-woo就要离开外婆的时候,连夜给外婆穿了一大堆针,我会心地笑了;
当我看到sang-woo在巴士上面挥手和外婆告别的时候,用手语比出“对不起”,我流泪了。
也许每个人,都有生命深处永恒记忆的人和事,尤其是亲人。仅是一种自然的亲情,就将牵系一生。
善良淳朴充满包容与无私的爱的外婆与不管天高地厚却渐渐懂事的sang-woo,一份宁静却化不开的感情,就这样,真切地勾起我们关于儿时的回忆与成长的反省。
朴素,是唯一的感觉。没有明星的阵容,没有丝毫的煽情造作,没有高雅繁华的景致,却有最真实的情感,让人无限感动。本身,这就是影片的成功所在,也是该片所体现的生命意义所在。
一位英国的作家说过:时间和磨难会驯服一个青年女子,但一个老年妇女是任何人间力量都无法控制的。
这部充满了细节的美和朴素情感的电影,让久在冰冷城市生活的我们热泪盈眶,正是这无法控制的力量,让我们回到生命的原点——纯净,朴素,这比一切虚构的华丽和幼稚的煽情都能打动我们的内心。
作者:巴国-布衣
有
通过查询《外婆的家》电影简介显示,截止到2023年7月19日,该电影有中文版,爱奇艺有外婆的家中文版播放版权,可前往爱奇艺进行观看,因此外婆的家有中文版
《外婆的家》讲述了城里长大的小外孙到乡下的外婆家住,从开始瞧不起又穷又哑的外婆,到逐渐与外婆产生浓厚感情的亲情故事
2020、11、26
亲爱的老小孩:
人总是喜欢怀念过去的岁月,因为过去的岁月里还保留着永远得不到的东西。究竟那又是什么,人自己也不十分清楚。
亲爱的老小孩,喜欢怀念过去的岁月是真的,但不是因为它保留着永远得不到的东西。生命中永远得不到的东西可能很多很多,但是我真的不那么热衷于得不到的东西,比起这个,我想我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
在这个晚上,我躺下看了一部名为《外婆的家》的电影,看得我潸然泪下。电影是李延香回忆自己的外婆拍的,是一个外孙女送给外婆的礼物。讲的是一个单亲妈妈因为生活所迫,把城里长大的儿子送到乡下与外婆一起生活。小男孩看不起又聋又哑的外婆,总是淘气制造不少麻烦,朴素的外婆却倾尽所有对外孙好,在外孙逐渐与外婆产生深厚的感情时,妈妈来把他接走了……
向来对于亲情故事比较容易被触动的我,这部不长的电影数次让我落下眼泪。比如当我看到淘气的小男孩外出玩耍迟迟没有回家,聋哑的外婆焦急地到处寻找时的样子,我看着他们一前一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当我看到外婆去看望另外一个病重的老奶奶,她们谈话,说可能再没有下次见面的机会了时;当我看到妈妈来接走小男孩,外婆送他们坐上车子,车子走远了外婆一个人转身的时候……
“外婆”本身就是一个温暖的词汇,说来不怕大家笑话,小的时候我自己不明白为什么我管爸爸妈妈的母亲都叫奶奶,羡慕别人都有外婆而我没有。慢慢长大我才明白称呼外婆或者奶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都给了我她们最好的爱。如今妈妈的母亲,我的奶奶依旧陪在我的身边。而爸爸的母亲,奶奶离开我已经5年有余了,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她,我亲爱的奶奶。
爸爸是上门女婿,所以我管两边的老人都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同一个小镇的,只是爸爸家稍微远一点,在大山深处。所以爸爸的母亲(我的奶奶)一辈子守着大山,她离开的那一年到昆明住院是她人生中最远的一次出门,离开大山时间最久的一次。平日里她哪也不愿意去,就守着大山。记忆中奶奶坐车晕车,走路的话因为裹过小脚,走不了太远的路会疼得厉害,可能这也是奶奶不出远门的原因。她离开那年我20岁了,但是我长那么大她就到过我们家两回。一次是我的爸爸妈妈结婚,再有一次就是我六七岁的时候。
上学之前爸爸会把我送去奶奶家,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搭乘一段火车,然后爬上一段山路就到达奶奶家。奶奶家种洋芋,永远有吃不完的洋芋,我正好喜欢吃洋芋。我打小乖巧善良,就是奶奶离开时还总会提起的场景:一群孩子烧洋芋吃,我守在炉子旁,我喜欢吃烤熟一些的。但是洋芋总是半生不熟的时候就被调皮的表弟表妹们刨走了。可能我守一早上没落得一个洋芋吃到肚子里……
奶奶向来喜欢我,也偏爱我。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我就是不喜欢呆在奶奶家。远远听到山外火车声的时候,总盼着火车带来爸爸,然后带我回家,久久没有盼来爸爸,甚至想回家到偷偷落泪。后来我上学了,火车反而停止客运了,只有货运的。我再不能坐火车去奶奶家,也在没有时间在她身边呆到想家偷偷抹眼泪。每年只有寒暑假的时候会去呆上几天,然后匆匆回家。然后我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直至大学,学业越来越紧张,去奶奶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还记得高三毕业,一辈子几乎都守在大山深处的奶奶听说我要到另一个城市上大学,要坐很久很久的车。她又诧异又担心,在她的世界里甚至有点难理解为什么要读那么多年书。高考结束那一次是奶奶生前我最后一次去奶奶家,再一次去就是我大二那一年元旦,奶奶永远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如今我大学毕业三年,奶奶离开已经5年有余了。
奶奶离开以后,再不能说去奶奶家,因为那里没有人在等了。爷爷被四叔他们带出了大山,我也再没有回过那里。而今因为这部电影,我又想起了我的奶奶。眼前浮现出每次去时她坐在老屋前等待的身影,离开时她拄着拐杖在身后凝望的样子。奶奶和电影里的外婆一样瘦小,却又伟岸。而今我多想她还在,我再去她那里住一段,我再不期盼火车带来爸爸,带我回家,可是我也再盼不回我的奶奶……
也许电影之所以让人落泪感动,就是它很大程度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想到那些场景,看着电影,我不觉落下泪来……我想念您啊!我亲爱的奶奶……
——此篇谨献给爸爸的母亲(离开5年余的奶奶)